春检开启及下游需求回暖 甲醇二季度或现转机
行情回顾。2020年一季度,在疫情导致的需求萎缩与价格战的双重暴击下,油价一挫再挫,引领能化板块整体走弱,甲醇亦不能独善其身,而其自身自2019年延续至今的供过于求的基本面格局更令其在下跌的过程中缺乏有效支撑。4月初,期价最低触及1531元/吨,较1月高点下跌36.2%。
基本面分析。供给端:一季度开工受疫情影响先降后升,同比略降。3月末,春检开启,预计二季度计划检修体量约1000万吨/年,而原计划二季度投产的甲醇装置受疫情及低价影响投产时间或将推迟,因此,国内供应有望得以收紧。预计动力煤价格在政策支持及疫情平复下将逐步企稳,甚至反弹,故而煤头装置成本仍存支撑。伊朗Busher、KP装置若在二季度顺利开车,后期进口压力将增大。但若海外装置停产体量扩大,或伊朗新装置延期投放,进口压力有望得到一定缓解。
需求端:甲醇制烯烃装置检修季已步入尾声,目前开工恢复至正常水平,预计4月份净增量仍有小幅增加,开工率将维持在80%-85%水平。需要注意5月份久泰装置检修对期价的扰动。传统下游在节后受疫情影响较深,尤其是甲醛和二甲醚。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平复,预计二季度将继续回暖,边际需求有望继续改善。
库存端:内地库存于一季度先增后降,随着春检开启及下游需求回暖,内地库存有望在二季度继续消化,区域内供需格局将逐步改善,期间,要注意久泰MTO装置检修的扰动情况。港口库存目前已累积至年内新高,二季度,海外装置投产与停车并存,需注意海外需求收缩对国内进口的压力。
后市展望。2020年仍为国内外甲醇装置集中投产期,而下游装置步入投产小年,长期来看,供给过剩的格局较难扭转,但二季度或有转机。目前,国内多数甲醇生产企业出现亏损,春检因此开启,预计二季度计划检修体量约1000万吨/年,同时,受低价影响,计划投产的甲醇装置或将延后,国内供应有望得以收紧。下游方面,烯烃装置大部分在3月已兑现检修,预计二季度开工稳中有升;传统下游尽管回暖节奏较慢,但边际亦在不断改善。因此,内地库存有望在二季度继续消化,区域内供需格局的改善或将推动期价阶段性反弹,但港口依然面临低价货源的冲击。二季度,伊朗计划投产甲醇装置共330万吨/年,而海外需求因疫情蔓延遭受抑制或将迫使海外供给流向国内,增加进口压力,这也将是制约期价的主因。但同时应注意,梅赛尼斯共计169万吨/年的两套甲醇装置受疫情影响自4月1日起进入无限期停产,若海外装置停产体量继续扩大,有望有效缓解港口高库存压力。综合而言,在终端需求恢复相对较缓的当下,国内春检带来的供应缩量预期及兑现情况将是引领二季度甲醇行情的直接因素,期价有望在筑底企稳后迎来阶段性反弹机会,重心将较一季度有所上移。当然,海外装置运行情况亦至关重要,而油价依然将对甲醇形成扰动,重点关注4月9日欧佩克+紧急会议结果。
下一篇:巴西大豆对我国大豆供给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