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市场西北强沿海弱 港口库存持续高位
进入8月中旬,国内甲醇市场呈现西北强沿海弱的局面,西北地区受检修装置偏多、出货好转等影响,价格自月初1550元/吨涨至1800元/吨,华东沿海地区受进口持续偏多、库存创历史新高等影响,价格偏弱,目前维持在2080—2100元/吨附近出货。期货1909合约临近交割,以窄幅振荡为主。
大规模检修提振内陆现货
自7月末内陆甲醇现货价格创出3年新低1550元/吨以来,国内甲醇生产企业便开始大规模检修。据统计,有14套合计550万吨的甲醇装置于7月末至8月中旬检修,一度造成西北地区甲醇缺货,因此下游阶段性补货开始后,市场价格反弹。截至本周,西北主流出货价格涨至1800元/吨,较上月末涨250元/吨,涨幅16%。
7月末起,陕西关中地区多套主要装置报出检修计划,合计检修产能150万吨/年,部分厂家于8月初封盘停售,开启了国内部分甲醇厂家因利润偏低而检修的步伐。紧接着陕北地区检修甲醇产能90万吨/年,内蒙古地区检修甲醇产能60万吨/年,甘肃地区因意外停车甲醇产能60万吨/年,山西地区检修甲醇产能100万吨/年,再加上青海、山东地区检修的甲醇产能,合计有14套550万吨/年的甲醇产能检修,共减少供应25万吨左右。
进入8月,前期库存处于低位等待抄底的甲醇下游开始阶段性补货,加之供应短时偏紧,造成内陆地区甲醇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其中,陕西关中地区现货价格一度涨至2100元/吨,超越山东地区,并且关闭了与华东地区的套利窗口。
港口面临较大供应压力
在内陆价格走高的同时,沿海港口地区却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在连云港地区甲醇制烯烃装置因意外检修后,南京地区甲醇制烯烃装置负荷降至五成,宁波地区甲醇制烯烃装置因意外于上周末开始检修,预计7—10天。沿海地区5套在产的甲醇制烯烃装置仅余2套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近期进口到港的甲醇数量依旧不减,7月粗略统计国内甲醇到港量96.7万吨,创历史新高。在需求大幅下滑影响下,沿海地区甲醇库存再度突破120万吨,刷新年内新高的同时创历史新纪录。
上一篇:棉价不具备趋势性上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