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margin-top:0;">2021年,对于港股,特别是其中的科技股和互联网股而言,是失落的一年。 受互联网科技股的拖累,恒生主要指数表现可谓是全球最差。年初至今,恒生指数累计跌幅14%,素有“港版纳指”之称的恒生科技指数16日盘中更是再创发布以来新低,年内跌幅逾三成。 年初的一番胜景似乎还在眼前。彼时港股一派火热,吸引南下资金汹涌而入,甚至有机构放言“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站在岁末惨淡的指数表现面前,曾经的豪言未能变成现实。 与此同时,道指、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却总体不断上涨,A股市场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年内也实现上涨。港股表现为何落后于美股和A股?何种原因导致港股年内不断下探? 硬币的另一面是,在连续调整之后,港股市场,特别是其中的科技股和互联网股是否已具备投资价值? 港美股走势出现背离 今年以来港股表现低迷,反映在主要股指上面,恒生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下跌14%, 素有“港版纳指”之称的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创出发布以来新低,年内跌幅逾三成,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累计跌幅逾20%。而美股同期却总体持续上涨,其中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同期涨幅均超过20%(见
每经特约评论员 李光斗洋品牌在中国又出事了。这次“翻车”的是星巴克,而且还是一次大“翻车”,踩到了食品安全的红线,触及品牌赖以生存的产品质量底线。媒体记者在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出;主管、店员“言传身教”篡改保质期,有的食材被人为“延保”一周;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第二天偷偷上架。星巴克居然也会干这样的事,舆情瞬间被引燃。星巴克中国的公关危机反应倒是迅速,先是回应称:对于报道中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深感震惊,已于第一时间关闭了这两家门店,并立刻启动深入调查。之后再度作出回应,确认违规行为存在,为此致歉,表示已于第一时间采取了所有门店全面自查、组织重新培训等6项举措。品牌优越感的市场基础星巴克中国用错了一个已过时的词——震惊。先不论星巴克公司高层是真的震惊,还是为了甩锅或切割;在市场上,任何一个品牌对于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更应感到发自内心的慌恐与悔恨,这才是敬畏尊重消费者的应有之义。但现实很骨感。很多洋品牌在中国市场有优越感,且这样的惯性思维由来已久,要让它们真正敬畏和尊重消费者,恐怕还需些时日。正如星巴克出售过期食品,引爆了舆
海川智能(300720,SZ;昨日收盘价14.84元)仍决定收购原新三板挂牌企业成都芯通下属子公司成都芯通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通软件)20%股权。海川智能12月14日晚间披露,经各方友好磋商,公司拟以8480万元收购芯通软件20%股权;同时公司拟在满足相关约定的前提条件下,向芯通软件实际控制人李睿提供8000万元的可换股借款,获得芯通软件无条件的换股权。与上市公司9月末披露的收购方案相比,新方案的主要变化在于可换股借款由1亿元减少至8000万元,同时增加了业绩承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芯通软件整体估值增值率超过866%。从评估报告来看,增值主要源于芯通软件拥有的相关专利软件等;芯通软件的固定资产额相对较小,其办公室及生产线都是租赁的。标的资产“缩水” 经营场地是租的根据海川智能12月14日晚的公告,在评估基准日2021年8月31日,芯通软件股东全部权益账面价值为4741.98万元,评估后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4.58亿元,评估增值4.11亿元;经交易各方协商,芯通软件100%股东权益的交易价格确定为4.24亿元。以此为据,上市公司收购芯通软件20%股权的交易价格为8480万元
(原标题:兴证期货:稳经济政策下的后疫情时代A股投资探究)来源:金融界作者:兴证期货 杨娜1. 2021年行情回顾 过去年的一年,A股大致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月至春节。2020年春节前后爆发的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我国由于疫情防控措施有效,率先实现复工复产。金融市场方面,受到债券违约影响,政策相对宽松,且在这一时间段,央行政策性放水接近尾端。在复工复产良好、政策宽松及资金入场积极的共同作用下,A股延续普涨行情,深圳成指创六年新高,市场氛围活跃,相较而言,此阶段大盘蓝筹股相对表现更为良好。 第二阶段:春节至四月初。政策转向预期升温,叠加蓝筹股涨幅导致估值偏高,业绩无法支撑价格上涨。春节后机构资金抱团瓦解,股价出现杀估值走势。这一阶段,市场风格切换明显,板块轮动偏快。 第三阶段:四月初至五月中旬。美国阶段性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美联储持续或变松导致美元贬值,推高大宗商品价格。而国内货币政策相对收紧较早带来时间错配。产业政策引导科技、新能源持续上涨,结构性行情明显,市场整体震荡。 第四阶段:五月中旬至七月中旬。国内商品过度上涨,多部门出台政策,大宗商品价格暂时出现拐点
(原标题:统计局:11月生产原煤3.7亿吨 同比增长4.6%)中国网财经12月15日讯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同比均保持增长。其中,原煤增长4.6%,原油增长2.7%,天然气增长4.4%,发电量增长0.2%。与上月比,原煤、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原油生产基本平稳,电力生产增速回落。 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 原煤生产有所加快。随着增产保供政策持续推进,11月份,生产原煤3.7亿吨,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3.0%,日均产量1236万吨。进口煤炭3505万吨,同比增长198.1%。 1—11月份,生产原煤36.7亿吨,同比增长4.2%,比2019年同期增长4.6%,两年平均增长2.3%;进口煤炭2.9亿吨,同比增长10.6%。 11月26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5000大卡和4500大卡动力煤综合交易价格分别为每吨986元、891元和792元,比10月29日分别回落216元、205元和169元。原油生产基本平稳,加工量由降转增。11月份,生产原油1631万吨,同比增长2.7
(原标题:绍兴、宁波两地18家A股上市公司或子公司公告停产 涉及化工 新能源等行业)中国网财经12月15日讯 (记者 王嘉浩)12月14日晚间,三友联众(300932.SZ)发布了临时停产公告。从12月9日至14日期间,A股已有18家上市公司或子公司公告称由于受当地疫情影响,暂时停产。 停产公司来自绍兴上虞和宁波镇海,其中来自绍兴上虞的有13家,分别是闰土股份(002440.SZ)、国邦医药(605507.SH)、春晖智控(300943.SZ)、中欣氟材(002915.SZ)、晶盛机电(300316.SZ)、金盾股份(300411.SZ)、阳光照明(600261.SH)、锋龙股份(002931.SZ)、贝斯美(300796.SZ)、浙江龙盛(600352.SH)、皇马科技(603181.SH)、药石科技(300725.SZ)、扬帆新材(300637.SZ);来自宁波镇海的有5家,分别是三友联众(300932.SZ)、野马电池(605378.SH)、宁波富邦(600768.SH)、家联科技(301193.SZ)、争光股份(301092.SZ)。 此次涉及企业主要分布在化工、新能源、新材料
(原标题:大商所正式上线场外仓单质押系统、新增仓单交易品种)来源:金融界12月15日,值“一圈两中心”场外市场建设启动一周年之际,大商所举办“大商所场外平台仓单质押系统上线暨仓单交易新增品种”活动。大商所副总经理王玉飞出席活动并致辞,与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及良运集团相关负责人共同开启场外平台仓单质押系统上线。 “一圈两中心”一年级成绩单:生态圈格局初现 据介绍,2020年12月15日,大商所秉承“共建、共享、共担”的理念,战略性启动了涵盖大宗商品生态圈、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价格信息中心的“一圈两中心”场外市场建设。一年来,大商所脚踏实地、大胆探索,在各实体产业、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持续构建具有大商所特色的、有活力的场外市场。 王玉飞在致辞中表示,目前,“一圈两中心”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场外交易工具和交易层次更加丰富。从生态圈建设看,以192家场外会员为核心、518家产业链企业为支撑的生态圈体系初步搭建。从交易中心建设看,一年来非标仓单、场外期权、生猪提货单等业务先后落地,与较早上线的商品互换、基差交易、标准仓单业务共同构成类别完整的场外产品工具箱,覆盖大商所21个
(原标题:全球菜籽供应紧张持续,菜粕12月以来累计上涨11%;生猪消费阶段性旺季提振豆粕需求)来源:金融界金融界网12月15日消息 国内期货市场收盘,菜粕期货近月合约RM2201收盘大涨3.64%,期价最高涨至2998元/吨,逼近3000点。尽管2201合约临近交割,但受资金推动依然增仓飙升。新晋主力2205合约受近月合约走势带动大涨2.65%,创近4个月以来的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自12月以来,菜粕累计涨幅达到11%。全球菜籽供应紧张持续。由于遭遇严重早情,12月初,加拿大统计局再度下调2021年油菜籽产量同比减产35.4%至1260万吨,比上次预测的1280万吨再度下调20万吨,仍为14年最低水平。加拿大期末库存预计仅为50万吨, 此外,市场有消息称,今年加拿大菜籽质量提高,进口菜籽产出的菜粕蛋白含量更高,如果直接按照目前国内菜粕盘面价格交割对买方有利,多头买入菜粕推动期价走高。 方正中期期货研报中分析表示,近期蛋白粕整体需求持稳,但春节前生猪集中出栏利空中期蛋白粕需求,且豆菜粕价差过低将严重抑制菜粕消费。目前天气逐步转冷,水产消费进入季节性淡季,菜粕库存也在兑现季节性类库预期,
(原标题:两大预期联手施压,油市多头等待这一数据救场)周三(12月15日)欧市盘中,油价连续第三天下跌,美原油期货跌逾1.5%,刺穿70美元关口。人们越来越预期明年供应增长将超过需求增长,周二,IEA对于石油市场前景的预期引发市场担忧,同时,美国API数据显示原油库存降幅不及预期。日内,投资者将继续关注EIA原油库存变动数据,分析师预计该库存有望较前一周有所下降。两大机构预期形成鲜明对比,油市短期空面临高波动周二,国际能源署(IEA)表示新冠病例激增,奥密克戎变体的出现将削弱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同时,原油产量将增加,尤其是在美国,随着供应超过需求至少到明年年底。相反,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17日上调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世界石油需求预测值。澳新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IEA对市场的悲观看法,与OPEC本周早些时候发布月度展望时较为积极的看法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差异表明,短期内波动性可能仍将保持在高位”能源咨询公司FGE表示,其对未来的展望比IEA更为乐观,该公司预计,由于奥密克戎的需求风险相对较低,每日过剩石油40万桶,而IEA第一季的预估为每日170万桶。API库存降
(原标题:EIA原油库存和成品油库存均大降,美油短线小幅上升0.3美元)周三(12月15日)纽约时段盘中,北京时间23:30,美国EI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精炼油库存和汽油库存降幅均大幅度超预期。EIA数据公布后美国原油价格短线小幅上涨0.3美元。EIA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具体数据显示,美国截至12月10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变动实际公布减少458.40万桶,预期减少170万桶,前值减少24.1万桶。此外,美国截至12月10日当周EIA汽油库存实际公布减少71.90万桶,预期增加205万桶,前值增加388.2万桶;美国截至12月10日当周EIA精炼油库存实际公布减少285.20万桶,预期增加100万桶,前值增加273.3万桶。EIA报告显示,美国上周原油出口增加137.5万桶/日至364.5万桶/日。上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持平,为1170万桶/日。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为2125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增加12.6%。EIA报告显示,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上周进口647.1万桶/日,较前一周减少2.8万桶/日。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